
[爱卡汽车 爱卡独角SHOW 原创]
“蔚来汽车不会倒闭,也不可能倒闭。”
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,当生死被放到桌面上来讨论的时候,这家公司就已经非常危险了,蔚来汽车当然也不例外。就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,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总裁秦力洪明确表示:“蔚来汽车不会倒闭,也不可能倒闭。”这句话成为广州车展期间蔚来留给大家的唯一记忆点。
往更早之前追溯,11月3日,蔚来宣布开始裁员,裁员比例为10%,11月21日,蔚来宣布和长安汽车在换电网络建设与共享、换电车型研发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,另外还传出蔚来将调整车系,砍掉5777车型(ET5、ET7、EC7、ES7)的同时对电池租用方案(BaaS)进行调整。大动干戈的背后是蔚来汽车当下面临的种种内忧外患,当年的“蔚小理”之首可能正在经历自品牌成立以来的最大一场危机,相比2019年单纯因为“缺钱”的危机不同的是,当下的症结明显更加复杂且顽固。那么,蔚来目前的现状如何,是什么导致了目前的窘境,自救动作能否力挽狂澜?
不堪入目的现状
2023年,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竞争更加激烈,马太效应在以“蔚小理”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里被展现地淋漓尽致,用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来形容马太效应的两个极端豪不为过,而蔚来不幸成为两个极端中“路有冻死骨”的代表。
然而,从销量上来看,蔚来汽车似乎还没有到像威马汽车这样的地步。10月份,蔚来汽车完成交付16074辆汽车,同比增长60%;与9月份相比,交付量增长了3%;今年蔚来共交付了126067辆汽车,同比增长36.3%,而增长的原因很可能跟5月份推出的全新一代ES6不无关系,第二季度的降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需求。
单看蔚来的交付数据十分不错,但横向对比,蔚来汽车的月交付量增长率却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。相比之下,小鹏汽车10月完成交付20002辆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4倍,与上个月相比增长了30%。理想汽车10月份的交付量也同比激增近4倍,达到创纪录的40422辆,这要归功于理想三款L系列车型的强劲需求。而9月份,理想的交付量为36060辆。
当竞争对手纷纷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倍的情况下,蔚来汽车同比增长60%明显是不及格的,这样的市场表现早已在股价上获得真实体现,资本市场早已失去信心。自2021年1月以来,蔚来市值从50美元跌至当前的8美元左右,跌幅高达85%。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在这3年的时间里上涨了约15%。在过去3年中,蔚来股票的表现每年都低于大盘。2021年的回报率为-35%,2022年为-69%,2023年为-19%。相比之下,标准普尔500指数2021年的回报率为27%,2022年为-19%,2023年为14%,这表明蔚来在2021年、2022年和2023年的表现均低于标准普尔指数。
在同类公司中,蔚来的股票表现是最差的。市盈率是衡量一个股票价值的重要指标,它表示一只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公司的每股盈利之比。市盈率越高,意味着投资者对这只股票的期望收益越高,对这只股票的未来增长前景越乐观。当前,蔚来的市盈率为1.26,相比之下,理想市盈率为2.86,小鹏的市盈率为3.4。在过去的12个月里,蔚来股价下跌了约25%。理想汽车上涨了115%以上,而小鹏市值上涨了约120%。
第二季度的降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场需求,也让蔚来在销量上有了改观,这却导致了投资者的更不买账。投资者一直对蔚来的降价行为表示担忧,因为降价进一步降低了蔚来原本就不高的毛利率。相比之下,蔚来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仅为1%,低于去年同期的13%。蔚来此前表示,在新车型量产的推动下,今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目标将达到15%左右,显然蔚来无法完成既定目标。万般无奈之下,蔚来只能用裁员来降低成本,从而挽救毛利率。
11月3日,蔚来宣布开始裁员,虽然李斌在之前的技术日上曾表示不会裁员,但对于急需节约资源、改善效率的蔚来而言,这是最好的方式。李斌在宣布裁员计划的内部信中表示,未来两年是行业竞争最激烈的阶段,蔚来必须进行组织优化并提高执行效率。他还试图用一组数据勾勒本次裁员的决策脉络,并强调这是管理层花了2个月时间、开了30多场会,最终用了2个星期才做出的艰难决策。组织优化、裁员节流、项目收缩,本应是利好信息,但资本市场显然对蔚来信心不足。11月6日,蔚来确认裁员后的第一个交易日,美股股价下跌了3.16%,并在11月13日创下3年来股价新低。
2014年11月25日,蔚来汽车在上海注册成立,9年后的今天蔚来的气氛却像是再次回到了2019年的濒死状态。这也导致了蔚来总裁秦力洪在广州车展上打破沉默,表示当前的市场仍充满机遇,“蔚来汽车不会倒闭,也不可能倒闭。”正如文章开头介绍的那样,当生死被放到桌面上来讨论的时候,蔚来汽车就已经非常危险了。
